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一篇幽愤时时读,风雨寒灯夜独亲。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

《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出罝罗再卜邻,

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

四海何由见此人。

译文:

仿佛罗盘指向邻居,

生死之间突然分别。

百年过去,谁能预料,

四海之内如何见到这个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作者与朋友的相聚与分离,以及对朋友百年后再次相见的渴望。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对朋友的离去感到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罗盘比喻为指向邻居的工具,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渴望和思念。诗中的“百年岂料逢今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意外再会之感,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流转。最后两句“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通过描绘吴地花已凋谢、楚山无人墓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离去和作者的孤独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死生四海风雨寒灯吟身卜邻幽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