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灵洞何年水乱流,试寻危栈访丹丘。

此时景物迷三岛,当日神龙跨九州。

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憧憧门外红尘路,过客何人肯暂留。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龙洞

《龙洞》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洞何年水乱流,

试寻危栈访丹丘。

此时景物迷三岛,

当日神龙跨九州。

白昼瀑流方讶雨,

炎天岚气忽惊秋。

憧憧门外红尘路,

过客何人肯暂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名为"龙洞"的地方。诗中描述了洞内的水流波澜起伏,似乎在某个时刻受到了干扰,使得景物变得模糊不清。诗人试图寻找通向丹丘的危险栈道,进一步探寻这个神奇的地方。他提到过去神龙越过九州,表示这个地方曾经有过巨大的神话传说。

诗人接着描述了洞外的景象。白天的瀑布流水竟然变成了雨,让人感到惊讶。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出现了蒙蒙的雾气,仿佛秋天的景象。最后,诗人表达了他的感慨,红尘的世界外面有一条路,但过客们却不愿逗留下来。

赏析:

这首诗以雄奇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张嵲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他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洞内的水流与洞外的瀑布、白昼与雨、炎天与秋天等,增加了诗的变化和层次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神秘之境的向往。

诗人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虚拟世界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追求。

总之,张嵲的《龙洞》通过神秘的景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强烈的想象力和审美享受。这首诗在宋代诗词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龙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惊秋三岛乱流景物憧憧丹丘神龙红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