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是唐代郎士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诗人称裴补阙为“皎然青琐客”,形容他清秀而出众。诗人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离开,表示自己对他的行动感到好奇和惋惜。

诗人赞扬裴补阙的节操和品德,称他为“苦节酬知己”,表示他对待朋友的忠诚和真诚。诗人还提到裴补阙的才华,称他“清吟去掖垣”,意味着他将以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与送别的情景相呼应。

最后两句“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前程的祝福。邹鲁指的是裴补阙的家乡,也是文化名城,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地方,裴补阙应该能够安心从事文学创作,不会受到喧嚣和干扰。

整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提到裴补阙的家乡,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诗书知己清吟鼙鼓苦节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