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

宝瑟縆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作者简介(皎然)

皎然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

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

宝瑟縆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中文译文:

春夜与诸公一起宴会,献给陆郎中

在南方的国度宴请了美好的宾客,交情深厚而亲密。

明亮的月光也为这宴会感到羞愧,仿佛是红色的泪烛,而美丽的花朵则在笑着迎接那位年迈的贵宾。

美丽的瑟琴带着一些怨念的琴弦,娇柔的琼枝的美丽不逊色于春花。

更加清晰的听见夜晚歌女的歌唱声,桃花和李花穿上了妖娆的妆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之宴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诗人和诸公共同举办了一场宴会,在南国的美景中,他们的交情更加深厚。月光充斥着整个场景,但它在美丽的烛光和鲜花面前黯然失色,反而显得羞愧。花朵看到这位年迈的贵宾后,笑得更加灿烂。有些哀怨的宝瑟和美丽的琼枝一起争相吸引春天的注意力。在这个春夜里,还能够听到歌女们美妙的歌声,桃花和李花也在宴会中焕发着妖娆的光彩。

整首诗以描写春夜宴会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烛光、花朵以及美妙的音乐声来凸显出诗人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喜爱。诗歌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春夜宴会的热闹气氛和美丽景色,以及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示了春夜宴会的情景,又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头桃李交情红泪子夜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