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

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

《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是唐代贯休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分析、翻译和赏析:

涧香霞影绕楼台,

卷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

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

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

今朝还有谢公来。

翻译:

溪涧中飘来花香,霞光映绕着楼台,

展开篷帘借此观福,耳目也随之开阖。

更何况接近了御旗,靠近了神仙的存在,

可惜脱离了尘埃的谈笑,

目睹了这美好的景象。

烟云不会进入高耸的松林路,

露水清茶何需白玉杯喝取。

不管别人说仙仙无法到来,

今天好像有谢公驾临。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陪同冯使君游览迎仙阁的情景。诗中以写实手法描绘了迎仙阁的美丽景色,如楼台绕着涧香和霞影,如在楼上观赏美景。同时,通过描写旗帜和鸾凤,表达了迎仙阁与仙境世界的联系,以及作者对仙境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暗示了谢公(指李白)的到来,进一步凸显了诗歌的情感寄托。

这首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流畅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通过描述美景和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虚幻和美好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和谐快乐生活的追求。整体上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悠然自得的感觉,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美好世界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楼台还有尘埃不入何须旌旗耳目火云白玉杯长松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