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辞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渔父辞

《渔父辞》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陈继。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边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我的钓船却无法到达江心。

江心的风势猛烈,波涛汹涌,即使鱼儿很多也不容易捕获。

钓线只在江边垂下,捕到的鱼儿虽然没有鱼心,但我自得其乐。

有时候,我投下鱼竿,一边读书,残阳渐渐变红,江水转绿。

有时候,我沽酒醉卧在风前,沙鸥不顾一切地相对而眠。

人生的富贵并不足以令人羡慕,好像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

江边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钓船不到江心。

诗意和赏析:

《渔父辞》通过描绘渔父在江边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富贵的冷静态度。诗中的渔父面对江水的深邃和风浪的激烈,虽然钓鱼不易,但依然能够心怡地享受钓鱼的乐趣。他有时候读书,有时候饮酒,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最后,诗人以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来比喻人生的富贵,表达了一种超脱名利的心态。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渔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态度。渔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宁静和乐趣,他对于人生富贵的态度是淡然而不羡慕,他用自己的行动和心境告诉人们,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词以江水、钓船、渔父等元素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渔父的心境刻画,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常见的。通过欣赏这首诗词,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渔父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残阳不到不易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