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首

红点蔷薇架,绿深桃李蹊。

语莺知果熟,忙燕聚新泥。

节物有常态,羁游无定栖。

宁须说鹏鷃,物理固应齐。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暮春三首

《暮春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点蔷薇架,

绿深桃李蹊。

语莺知果熟,

忙燕聚新泥。

节物有常态,

羁游无定栖。

宁须说鹏鷃,

物理固应齐。

中文译文:

红色的蔷薇爬满了架子,

绿色的桃树和李树在小径上茂盛。

鸟语中的黄鹂知道果实已经成熟,

忙碌的燕子聚集新的泥土。

自然界的节令有着固定的规律,

而我这个流浪者却没有固定的栖息地。

宁愿说起鹏鸟和鹧鸪,

物理学的规律也应该是一致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的对比。诗中通过描写红色的蔷薇爬满架子、绿色的桃树和李树茂盛的小径,展现了春天的繁荣和生机。黄鹂的鸟语表明果实已经成熟,而燕子忙碌地筑巢,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动和变化。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指出自然界的节令有着固定的规律,而自己却是一个没有固定栖息地的流浪者,没有稳定的生活。通过提到鹏鸟和鹧鸪,诗人暗示了自己的羁绊和无奈。最后一句"物理固应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应该遵循一致规律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对比和矛盾的情感使得这首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暮春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物理节物鹏鷃常态桃李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