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

落梅万点晓泥乾,擘纸携家去上山。

宁与先君游地下,肯随谄子乞墦间。

墼墙渍雨颓偏易,沙土栽松长极艰。

毕竟有惭庐墓士,林扉夜只付僧关。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上冢

《上冢》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梅万点晓泥干,

擘纸携家去上山。

宁与先君游地下,

肯随谄子乞墦间。

墼墙渍雨颓偏易,

沙土栽松长极艰。

毕竟有惭庐墓士,

林扉夜只付僧关。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诗中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早晨,落梅点缀在泥土上,在寒冷的天气中变得干燥。诗人携带着纸笔,来到墓地上山,希望与过世的亲人相聚。他表示宁愿与已故的亲人一起在地下游荡,也不愿意与虚伪的人在尘世间交往。诗中还描述了墓地的景象,墙上被雨水浸湿,墓地的土壤质地艰难,种植松树也十分困难。最后,诗人承认自己对于墓地的事物感到惭愧,只能在夜晚将心事托付给寺庙的僧侣。

赏析:

《上冢》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落梅和泥土的情景,表达了冷寂的墓地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通过对比诗人与已故亲人的纯真情感和世俗间虚伪的人际关系,诗词传达了对真实情感和纯粹精神世界的追求。墓地墙壁被雨水侵蚀、土壤贫瘠、种植松树困难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省和对墓地事物的愧疚感,以及寄托心事于寺庙的寄托与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反衬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浮躁,唤起读者对生命和人情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上冢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沙土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