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

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

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作者简介(韩偓)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暴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电尾烧黑云,

闪电尾部燃烧着黑云,

雨脚飞银线。

倾盆大雨如银线般飞扬。

急点溅池心,

雨点急速落在池塘中央,

微烟昏水面。

微烟笼罩着水面。

气凉氛祲消,

湿气消散凉爽,

暑退松篁健。

炎热退去松竹健壮。

丛蓼亚赪茸,

蒲草红茸争艳,

擎荷翻绿扇。

荷花扬起翠绿扇。

风期谁与同,

谁与我同享这风光,

逸趣余探遍。

我尽数探寻其中的乐趣。

欲去更迟留,

本想离去,可又舍不得,

胸中久交战。

内心一直纠结不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暴雨的景象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在雨中感受到的各种感触和思考。诗中通过独特的描绘方式,将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瞬间形象展现出来,形容了雨点如银线飞舞的景象,烟雾笼罩的水面,以及阳光透过云层的美景。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如描述湿气消散凉爽、松竹健壮、红茸蒲草等。

通过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以及对雨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表达了一种纷乱交织的情感。诗末的“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纠结和矛盾。暴雨象征着一种剧烈而短暂的情感冲动,而诗人内心的交战则反映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体验,既希望融入这种冲动之中,又不忍离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描绘方式,将暴雨的景象展现出来,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内心矛盾情感的描绘,给人一种绚丽而又纷乱的感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水面黑云银线迟留风期电尾绿扇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