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炳如粹天台

高侯吾所畏,学问觑壶奥。

秋水莹精神,春华丽词藻。

三馆朅来游,两鬓青未皓。

何心玩岁月,刻意事探讨。

二志既崇成,八书可偕考。

乌台伫风采,纶闱须典诰。

引疾遽有祈,勇退一何早。

丹丘非大名,泥轼仅小好。

会看有诏追,岂必俟身到。

行矣即轻安,恺悌神所劳。

送高炳如粹天台

《送高炳如粹天台》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别高炳如,他憧憬着天台的高远。

他畏惧高位,追求学问的深奥。

他的精神如秋水一般清澈,

他的才华如春花一样绚烂。

他曾游历三馆,但他的两鬓尚未全白。

他钟情于玩味岁月,刻意探讨各种事物。

他的两个志向已经成就,

他的八种才能可供考量。

他在乌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他应该在纶闱中被封为官员。

他匆匆引疾病而求医神,

他勇敢地提前选择了退隐。

他在丹丘无需获得大名,

他在泥轼中追求小的美好。

会看官府已经有诏令追捧他,

他不必等到自己亲自到达。

他已经行动起来,轻松安逸,

他享受了恺悌神所带来的劳动。

诗意:

这首诗词是喻良能送别高炳如的作品,表达了对高炳如的赞美和祝福。高炳如是一个怀抱崇高理想的人,他追求学问的深奥,并以清澈的精神和绚烂的才华闻名。尽管他在世事中游历,但他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他钟情于玩味岁月,刻意探索各种事物,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的志向已经得到实现,才华备受认可。这首诗词中也表达了对高炳如早日得到官职和荣耀的期望,并祝愿他早日康复。最后,诗人认为高炳如无需追求名利,即使没有大名,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小的美好。诗人相信,高炳如会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视,不必等到自己亲自到达,而是可以提前享受轻松安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高炳如的赞美和祝福。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水、春花、三馆、玩味岁月等,展现了高炳如的才华和追求。整首诗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高炳如的形象和追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诗人对高炳如的赞美不仅表现在他的才华和精神上,还表现在对其志向的实现和在官府中受到重视的期望上。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高炳如无需追求名利的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小的美好的重要性,也传达了一种退隐和安逸的情怀。整首诗词写意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喻良能的才华和对高炳如的敬重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高炳如粹天台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精神学问岁月秋水朅来词藻三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