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作者简介(赵嘏)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长安的月夜我和朋友话故山,

宅邻的秋水浸湿了苔藓,

每天都持竿离去却不归来。

杨柳被风吹动,潮水还没有落,

蒹葭已经被霜冰冷,雁儿初次飞翔。

马儿重嘶叫,吟唱着红色的落叶,

然而我却听到了悠远的钟声,回忆起绿色的微风。

今晚秦城的楼里月色明亮,

与故人相见,只是一沾衣袖。

赵嘏的《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月夜情景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长安的秋天景色和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诗词以长安的秋夜为背景,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的秋景描写细腻而凄凉,宅边的秋水淹没了苔藓,每天持竿离去的人却没有回来。杨柳被风吹动,潮水还未退去,蒹葭已经被霜冰冷,雁儿初次飞翔。这些描写给人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感觉。

诗的后两句揭示了作者的心情和主题。重嘶匹马吟红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听到疏钟声,作者回忆起故乡的翠微之景。最后,诗人与故人相聚,只是一沾衣袖,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人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作者借助秋夜的景色和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留恋之情。诗中情感真挚微妙,给人一种恬静而凄美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相见红叶匹马杨柳蒹葭不归沾衣秋水雁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