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尚书奉祠二首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送叶尚书奉祠二首

《送叶尚书奉祠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诗词内容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处七邑最为孤寒,

每每受辱于黄堂之下。

虽然郡守任职短短九年,

却要让百姓感受一丝恩宽。

公公闲暇时去陪同种植官员,

而我则懒散地思念着尋找宁静的长官。

曾经出过龙门,被尊称为弟子,

感知世事只有寸心中的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刘克庄的境遇和思考。他自称身处七邑中最为孤寒的地方,每次都受到黄堂(官府)的欺辱。虽然他任职的郡守只有短短九年,但他希望能让百姓感受到一丝恩宽。在公务闲暇之余,他陪伴种植官员,而他自己则渴望寻找一个宁静的长官。诗中还提到他曾经被尊称为龙门弟子,但他认为真正明白世事的只有内心中的那份感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作者通过自我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辛酸和孤独感。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职位短暂,而希望能够给百姓带来一些好处和恩宽。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宁静的长官,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最后提到的"寸心丹",象征着作者在世事中的感悟和领悟,暗示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体悟。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痛苦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叶尚书奉祠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惟有眼看弟子孤寒长官黄堂司谏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