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落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

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

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

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

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

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

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

作者简介(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桐花落

《桐花落》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莎草遍桐阴,

桐花满莎落。

盖覆相团圆,

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

深堂下帘幕。

同在后门前,

因论花好恶。

君夸沉檀样,

云是指撝作。

暗澹灭紫花,

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

斗成双孔雀。

尾上稠叠花,

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

君烦睡先著。

我作绣桐诗,

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

此意都萧索。

今日竟相牵,

思量偶然错。

这首诗词以桐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桐花美丽而短暂的景象的赞美和思索。下面是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描绘了莎草丛生的桐树下,桐花纷纷洒落的情景。桐花覆盖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偎的景象,但它们并没有分别良薄之分,可怜它们无法体验到世俗的厚重和轻薄之感。

接下来,诗中回忆了过去在幽静的院子里,在深堂下的帘幕前,作者和另一位亲近的人一同观赏桐花,并因为讨论桐花的美好与否而产生共鸣。君夸赞桐花的香气如同沉香木,作者则以云喻桐花的指引作用。诗中描写的桐花有时显得暗淡无光,毁灭了紫色的花瓣,句子也连在一起,形成了金色花萼的褶皱。

接着,诗中描述了桐花的特点和美丽。桐花密集地开放在六七枝枝条上,形成了两只孔雀的形象。桐花的尾部上还有一些花朵聚集,就像金色的蝴蝶解开了花的束缚。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桐花的喜爱,表示自己一直欣赏不已,而另一位君主则感到困倦,提到他要先去休息。作者将自己创作的绣桐诗系在君主的裙带上,表达了对君主的倾慕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思念和对相遇的偶然性的思索,似乎在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由他们自己所能掌控。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桐花的美丽和短暂,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索。作者以桐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渴望。诗词展示了唐代的文人意境和情感表达的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元稹对生活和人情的敏感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可怜帘幕后门团圆同在厚薄深堂盖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