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四首

目为诗客不胜惭,唤作园翁定自堪。

抱甕荷锄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谈。

野人只识羹芹美,相国安知食笋甘。

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即事四首

《即事四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目为诗客不胜惭,

唤作园翁定自堪。

抱甕荷锄非鄙事,

栽花移竹似清谈。

野人只识羹芹美,

相国安知食笋甘。

晚觉齐民书最要,

惜无幽士肯同参。

诗意:

诗人自称是一个诗客,感到惭愧不已,

并自称为园翁,确实适合这个称号。

抱着水甕挥舞着锄头并不是低贱的事情,

种花移竹却像在进行高雅的谈话。

普通人只知道羹和芹菜的美味,

高官们又怎么会知道竹笋的甘美呢?

晚上觉醒后,齐民书是最重要的,

可惜没有幽士愿意一同参与。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的思考。诗人自称是一个诗客,感到自己无法与真正的园翁相比,因为他并非专心致志地从事园艺,而是抱着水甕、挥舞锄头。然而,他认为这样的劳作并非低贱之事,反而像是进行高雅的谈话一样,栽花移竹之间似乎有着一种清雅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普通人和高官们对美味的不同认知。普通人只懂得羹和芹菜的美味,而高官们却无法体会到竹笋的甘美。这种差异暗示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差距,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晚上觉醒后齐民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但他感叹没有幽士愿意一同参与。这里的幽士指的是有学问、有见识的隐士,诗人希望能有这样的人士与他一同探讨文化和社会问题。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身份认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既有自嘲的幽默感,又透露出对真正文化人士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美食的对比,诗人也略带讽刺地指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对于高雅事物的欣赏能力的局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即事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野人诗客清谈无幽非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