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莫殢春光花下游。

便须准备落花愁。

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

将扰扰,付悠悠。

此生於世百无忧。

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诗词:《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莫殢春光花下游,

便须准备落花愁。

百年雨打风吹却,

万事三平二满休。

将扰扰,付悠悠,

此生於世百无忧。

新愁次第相抛舍,

要伴春归天尽头。

中文译文:

不要贪恋春天的光景,在花下游玩,

必然会感到落花的愁伤。

百年的雨水冲刷,风吹抹去,

万事平稳,二满就够了。

将烦恼纷扰,都交付给悠悠岁月,

这一生在世间没有烦忧。

新的忧愁会逐渐抛却,

要陪伴春天归去,直到天尽头。

诗意和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诗《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在花下游玩的场景,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春光的美景,因为春光易逝,人生也如此。在美景面前,人们应该有所顾忌,不要贪恋过多,否则会引发无尽的愁伤。

诗中提到的“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不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所动摇。

最后两句“将扰扰,付悠悠。此生於世百无忧。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表达了放下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作者认为人生百年中应该没有太多的忧愁,而是要逐渐抛却新的忧愁,陪伴春天归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对春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平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繁华世事的超脱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心怀宁静,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悠悠此生万事落花扰扰天尽头次第无忧准备抛舍伴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