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

黯黯夜烟青,寥寥秋汉迥。

海月出天高,霜云泊天静。

鹤鸣知露寒,树影当轩正。

幽客独未眠,经窗夜声磬。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夜书

《夜书》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黯黯夜烟青,

寥寥秋汉迥。

海月出天高,

霜云泊天静。

鹤鸣知露寒,

树影当轩正。

幽客独未眠,

经窗夜声磬。

夜晚的烟雾显得暗淡而苍凉,

天空中仅有几颗孤寂的秋星。

海上的明月升起至高处,

寒霜似乎停泊在宁静的天空之上。

鹤鸣声中透露出露水的寒冷,

窗外的树影映在书房里显得正直。

孤独的客人独自未能入眠,

透过窗户传来夜晚的钟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夜烟、秋汉、海月、霜云等形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清幽、凄凉的氛围。鹤鸣声和树影的描绘,突出了夜晚的静谧和寒冷感。诗中提到的"幽客"表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寂寞,他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无法入眠,聆听着夜晚的钟声,思绪万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它呈现了一种幽静、冷寂、远离尘嚣的境地,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夜书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夜声树影鹤鸣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