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

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

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

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字诗。

草绕天西青不尽,故园归计入支颐。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纱巾竹杖过荒陂,

满面东风二月时。

世事纷纷人老易,

春阴漠漠絮飞迟。

士衡去国三间屋,

子美登台七字诗。

草绕天西青不尽,

故园归计入支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披着纱巾,手持竹杖,我经过一片荒凉的池塘,

满面是二月东风的微笑。

纷繁的世事使人渐渐老去,

春天的阴影中飘落的絮花飞舞得缓慢。

士衡离开了故国,住进了三间简陋的屋子,

子美登上了郑仓台,创作了一首只有七个字的诗。

青草绕天地延伸得无尽无尽,

我将回归故园,静静地享受晚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陈与义在晚年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作者身着纱巾,手持竹杖,独自行走在一片荒凉的池塘旁。二月的东风吹拂着他的面庞,给他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然而,作者在感叹着世事的纷扰,人们老去和变迁的容易。

诗中提到了士衡和子美,士衡离开了故国,过着简朴的生活,而子美则在郑仓台上创作了一首只有七个字的诗。这两个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不同命运和境遇下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青草绕天地无尽无尽,那是故园的景色,作者将以宁静的心态回归故园,过上安详的晚年生活。

这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归隐和故园回忆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宁静、淡泊和安详的感觉,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思想倾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满面故园登台世事东风竹杖纱巾支颐荒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