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

新从刘太尉,结束向并州。

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

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

匣闭黄云冷,山传画角秋。

剑锋将破虏,函道罢登楼。

岂作书生老,当封万户侯。

作者简介(司空曙)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

《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是唐代司空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从刘太尉,结束向并州。

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

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

匣闭黄云冷,山传画角秋。

剑锋将破虏,函道罢登楼。

岂作书生老,当封万户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司空曙送别王使君去太原担任节度副使的场景。王使君是新任命的太尉刘的随行使臣,他将前往并州(太原)履行副使的职责。王使君骑着一匹骏马,头发梳成青丝,身上佩戴着盛放文书的囊袋,腰间系着华丽的锦带。他出关时遇到了将士们,他们下山拥挤在一起,手持着戈矛。寒黄的云彩笼罩着匣中的剑刃,山间回荡着秋天的画角声。剑锋即将破敌,函道(指文书)也被送上了高楼。诗人表示,王使君并不会像常人那样以书生的身份过上平凡的晚年,他将获得封赏,成为万户侯(高官贵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王使君赴太原的情景,展现了唐代壮丽的军事氛围和荣耀的官员身份。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王使君的形象,他骑着骏马,头发飘逸,装束华丽,彰显了他的威严和地位。诗中出现的将校和拥戈矛的士兵们,以及寒黄的云彩和秋天的画角声,都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使君的赞美和祝福,预示着他将获得显赫的地位和功绩。

整首诗词以豪放、雄浑的笔调表达了对壮丽的军事场景和官员身份的歌颂。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王使君的形象和表达对他的赞美,也展示了唐代社会中封赏功臣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威严的气势,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军事和官僚体制的向往和崇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书生青丝结束破虏登楼万户侯出关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