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

自别湘中首屡回,漏传春信一枝梅。

固在我老何须此,不与时同赤壮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归作国台莱。

更将馀力哦新调,三晨篇中著意来。

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

《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别湘中首屡回,

漏传春信一枝梅。

固在我老何须此,

不与时同赤壮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

三年归作国台莱。

更将馀力哦新调,

三晨篇中著意来。

诗意:

这首诗是曹彦约写给谢罗醴陵宏材乐府的赠诗。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湘中多次回来的心情,称赞了醴陵的春天传递出来的信息,以及其中一枝梅花的美丽。诗人自谦道自己年老之后并不需要这些美景,因为他已不再年轻,与时俱进的精力已经不如从前。他思念百里之外的父母,曾经离开三年的国台莱,但他依然希望能够用自己剩余的力量创作出新的作品,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写给谢罗醴陵宏材乐府的赠诗形式展开,旨在表达诗人对醴陵春天和友人的赞美之情。诗人以自己多次离别湘中、多次回来的经历为引子,表达了他对湘中春天传递的信息的欣赏。其中的"漏传春信一枝梅",暗示了春天之美通过一枝梅花的形象得以传达。然而,诗人在表达自己的赞美之余,也有自谦和思念的情感。他认为自己年老之后并不需要这些美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朝气和活力了。诗中的"不与时同赤壮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身衰老的思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百里之外的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离开的国台莱的回忆。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用自己剩余的力量创作新的作品,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体现了他对创作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友人和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衰老的思考,以及对创作的坚持。整首诗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给人以启示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父母著意台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