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十律

千官何处扈宸游,回首风尘遍九州。

黄竹雪深迷玉辇,苍梧云断见珠丘。

令威不尽去家怨,精卫岂胜填海愁。

大禹胼胝天所眷,肯教纶邑久淹留。

¤

自咏十律

《自咏十律》是元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官何处扈宸游,

回首风尘遍九州。

黄竹雪深迷玉辇,

苍梧云断见珠丘。

令威不尽去家怨,

精卫岂胜填海愁。

大禹胼胝天所眷,

肯教纶邑久淹留。

中文译文:

千百官员在哪里追随君王巡游,

回头望去,风尘遍布九州。

黄竹和积雪深深地迷失了玉辇(君王的车辇),

苍梧的云雾断续间可见到珠丘(传说中的神山)。

君王的威仪无法消散家人的怨愤,

精卫鸟岂能胜过填海的忧愁。

大禹修治天下,背上布满了老茧,是天命所眷顾的,

难道会让纶邑(指高明之地)长久地滞留?

诗意和赏析:

《自咏十律》是一首表达作者自我思索和自问自答的诗词。诗中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神话传说为基调,通过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探讨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之间的联系。

首两句描述了千百官员紧随君王巡游的景象,表现了权力的壮丽与繁华,但在回首之际,却看到了遍布风尘的九州,暗示了尘世的腐朽和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黄竹雪深迷失玉辇和苍梧云断难见珠丘的描写,暗示了贤臣难以得到君王的赏识和重用,以及智者难以实现理想之地的遥远和艰险。

后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个人和个体力量的无奈与渺小。令威无法消除家人的怨愤,精卫鸟也无法填平海洋的忧愁,暗示了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巨大力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大禹和纶邑,展示了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地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责任。大禹胼胝天所眷顾,但他的功业能否长久留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此类似,纶邑作为高明之地,也不可能长久地滞留,暗示了人才和智慧的流动和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现实和理想、个人和社会等对比的运用,表达了对权力、命运和历史的思考,并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咏十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回首风尘精卫淹留黄竹填海令威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