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秋思(四首选二)

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作者简介(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是清代黄景仁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

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

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

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

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

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

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

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

天寒休傍最高枝。

诗意: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时代背景的诗。诗人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叹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以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思考。

其一描述了都门外的景色。五剧车声如雷隐隐传来,北邙山上遍布冢墓,夕阳催促着客人登上楼阁,山色渐渐染上秋意环绕城郭。诗中提到山上的竹子已被寒冷凋谢,表达了孤寂和寒冷的感觉,而诗人愁多思买白杨栽,或许是希望通过栽植白杨来抚慰内心的忧愁。全家人都在风声中,意味着家人也被同样的寒冷所笼罩,九月的衣裳仍未裁剪,暗示了困难和拮据的生活状况。

其二描写了学子和官员的境遇。侧身于人海,感叹自己的栖居之困,浪言诗文只能擅长娱乐而无实质性的好处。倦客马卿,指的是对文学赋作失去兴趣的官员,而众多的学子却盲目地推崇何武的诗才。诗中以梳头、炊饭来描绘家中的景象,描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辛。最后寄语于乌鹊,暗示自己在严寒的天气中,不要过于追求高位,而要珍惜自己的现状。

整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通过对寒冷和贫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忧虑。同时,诗中也传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叹。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夕阳山色登楼白杨隐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