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调笑令

波恶。

倚江阁。

大艑轲峨帆夜落。

横堂朱户多行乐。

大堤花容绰约。

宜城春酒郎同酌。

醉倒银缸罗幕。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调笑/调笑令

《调笑/调笑令》是一首宋代晁补之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波恶。倚江阁。

波浪翻滚,我倚在江阁上。

大艑轲峨帆夜落。

大船上的高大帆夜晚降下。

横堂朱户多行乐。

宽敞的堂屋里,红漆门户中举行着许多欢乐的活动。

大堤花容绰约。

大堤上的花朵娇艳动人。

宜城春酒郎同酌。

在宜城,春天的酒和我一同饮尽。

醉倒银缸罗幕。

酒醉后倒在银缸和锦缎上。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展示了繁忙和欢乐的氛围。晁补之通过描绘江阁上波浪翻滚、大船的帆夜晚降下、宽敞的堂屋里举行的欢乐活动以及美丽的大堤上的花朵等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和春天的美好景色。

诗词中的"宜城"可能指的是地名,也可能是虚构的地方,用来营造情境。"春酒郎"则是指一位年轻人,可能是宴会中的一位酒客。最后两句"醉倒银缸罗幕"描述了主人公因为饮酒过量而倒在银缸和锦缎上,展示了宴会后的疲倦和酒后的放纵。

整首诗词以描写春天宴会的欢乐氛围为主题,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场景的繁忙和美好。晁补之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宴会的热闹和春天的美丽,同时也传达了对酒宴和欢乐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调笑/调笑令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行乐醉倒绰约大堤花容大艑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