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选淑女

长安女儿巧伺人,手持纨扇窥芳尘。

姊妹相私择佳丽,无过愿得金吾婿。

如何天阙觅好逑,翻成凌乱奔榛丘。

吏符登门如索仇,斧柱破壁怒不休。

父母长跪兄嫂哭,愿奉千金从吏赎。

纷纷宝马与香车,道旁洒泪成长渠。

人间天上隔星汉,天上岂是神仙居。

吁嗟!天上岂是神仙居。

观选淑女

《观选淑女》是明代沈一贯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的女儿灵巧地侍候人,

手持纨扇窥视芳尘。

姊妹们私下挑选美丽的佳人,

没有比愿意嫁给金吾将军更好的。

如何在天宫中寻找合适的伴侣,

结果却变成了纷乱奔走的难题。

官吏们登门索取复命之符,

斧柱破门而入,怒不可遏。

父母长辈跪地,兄嫂们哭泣,

愿意出千金赎回子女。

纷纷奢华的宝马和香车,

在路旁洒下悲伤的泪水,形成了长长的渠道。

人间和天上隔着浩瀚的星河,

天上岂是神仙的居所。

唉呀!天上岂是神仙的居所。

诗意和赏析:

《观选淑女》描绘了明代长安的一段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和社会阶级的束缚。诗中的女主角是长安女儿,她巧妙地侍候着人们,同时也窥视着芳尘中的风情。姊妹们相互私下挑选美丽的佳人,但她们最希望的是能嫁给金吾将军,这代表了她们对权贵婚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作者通过描述官吏们的索求和暴力行为,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官吏们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地侵犯他人的权益。诗中的家庭成员无奈地跪地哀求,愿意出千金赎回女儿,这暗示了他们对女儿命运的无力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间和天上是隔离的,虽然人们渴望逃离人间的痛苦和纷争,但天上并不是神仙的居所,也并非完美无忧的乐土。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女性命运的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残酷,表达了对权贵婚姻和社会阶级制度的批判,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的追求。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阶级困境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观选淑女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女儿手持佳丽凌乱姊妹登门纨扇不休天阙破壁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