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二首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醆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闲吟二首

《闲吟二首》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醆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中文译文:

闲暇吟唱两首

留在那里招待宾客,春天将要结束,我的欢乐如何抒发呢?

到官寺里去行香的人不多,到僧房里寄宿的人却很多。

闲暇时倒上一杯酒,醉醺醺地听两声歌。

想起了陶渊明的言论,可真是无以超越羲皇了。

闲游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已经过了一整年了。

我来到嵩洛山,为了供奉云水之神,向朝廷乞讨俸钱。

时不时大声地唱歌,吃饱之后安然入眠。

听说明天山上的山榴花将要开放,我打算明天上玉泉山去观赏。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闲暇时光中度过的一年,表达了他对于官寺和僧房的感慨,以及他在嵩洛山游玩的愉悦心情。作者以闲暇自在的态度,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景色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温和宁静的心态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官寺和僧房的少与多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闲处的宁静与繁忙的世俗之间的差异。作者感慨于时光的飞逝,同时又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期待。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实,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随性豪放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宾客忆得尽兴留司闲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