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上人还襄阳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作者简介(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送王上人还襄阳

《送王上人还襄阳》译文:

早晨看法轮佛散开,

知道有位至高无上的人要回来。

送客至伊水边,

离开故关。

蓝天白云覆盖着南国,

庙宇建在空山之间。

尽管时间来来去去,

我的内心仍然宁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储光羲创作的,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表达了对王上人的敬佩和对他归来的期待之情。法云散开象征着佛教的光明和智慧,知有至人还意味着王上人有着卓越的品德和修行,将带来更多的智慧和教诲。诗人以送客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王上人的敬仰和祝福,让人感受到他对精神修行的关注和崇敬。

诗中的故关指的是襄阳城,襄阳是当时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交通要塞,所以行车出故关暗示着王上人要离开重要的地方,回到襄阳。天花满南国指的是天空明亮,没有一丝云气,覆盖在南国上。南国是指中国南方的地域,象征着繁华富饶。而精舍在空山则是王上人修行的地方,表达了他选择追求精神上的超然和空灵。

最后两句描写了王上人经历了时间的变迁,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宁静。这表达了人们对王上人修行成果的认可,也寄托了人们对内心宁静和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王上人的敬佩、对法性的向往和修行的追求。同时也唤起人们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思考,希望能够达到一种宁静和超凡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送客来去中心云散精舍南国天花虽复看法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