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怀

自怜童稚色凄凉,偃伏田庐岁月长。

用拙漫令文有冢,避愁不惯醉为乡。

春来雨禁鸟乌乐,天末风回鸿雁行。

轩冕山林两无得,讳穷徒觉意苍茫。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春日书怀

《春日书怀》是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怜童稚色凄凉,

偃伏田庐岁月长。

用拙漫令文有冢,

避愁不惯醉为乡。

春来雨禁鸟乌乐,

天末风回鸿雁行。

轩冕山林两无得,

讳穷徒觉意苍茫。

诗意:

诗人在春日书写自己的怀抱和思念之情。他自怜童稚之时的容颜已经苍凉,长时间耕耘于农田之间。他用朴素的才情写就的文字虽然不够娴熟,但也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了避免忧愁,他习惯于陶醉于酒乡。春天来了,雨水却限制了鸟儿和乌鸦的欢乐,而风却将鸿雁吹回了天空的尽头。封建社会的权势和山林之间都不能给他带来满足,他感到穷困而茫然。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我境况的思考。诗人的童稚之色已逐渐消失,在农田中辛勤劳作,岁月的流转使得他感到时间的漫长。尽管文学才华尚未成熟,但他仍然用朴素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体现了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为了逃避忧愁,他习惯于沉浸在酒乡,这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嫌弃和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春天的雨水阻碍了鸟儿和乌鸦的欢乐,风却吹起了鸿雁南飞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对于封建社会的权势和山林的荒凉,诗人感到无法得到满足,他的内心充满了穷困和茫然之感。整首诗词通过对于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日书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苍茫童稚自怜岁月鸿雁轩冕山林不惯天末无得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