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虀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飚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钱塘江头驻龙马,

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

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

萍虀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飚忽过江,

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

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

坐受排墙侣西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

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

万世遗笑无人秦。

诗意: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江头驻守的官兵、居住在西湖西边的居民以及醉心于花卉的人物,展现了西湖的风光和人文气息。但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宋朝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他提到了战火连绵、时局动荡的景象,以及自己对现状的无奈和对历史的反思。最后,他渴望国家能有像西晋那样的盛世再现,希望能遗笑秦朝,让国家重焕辉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景物和人物,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西湖的瑰丽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描写细腻而深情,通过用词恰到好处的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之中,感受到其中的美丽与宁静。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满足于描绘美景,他在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和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他以烽火连天、浪将督师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动荡。诗人的忧虑和无奈在诗中得到了表达,他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融入了诗意之中。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对历史的反思。他渴望国家能有像西晋那样的盛世再现,让国家重新焕发辉煌。他希望国家能遗笑秦朝,也暗示了对当前时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人物,以及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国家兴盛的憧憬。同时,诗中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风光过江花者龙马萍虀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