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二首

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

固违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知时如有信,决起亦相亲。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归雁二首

《归雁二首》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归雁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乡的雁群的思念和感慨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雁二首》

归雁何时至?

翩翩万里秋。

嘹亮传乡思,

飞舞入幕楼。

归雁背寒风,

南北已相逢。

孤云依旧远,

忧思浩无穷。

诗意:

这首诗词以归雁为主题,描述了归雁飞翔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雁群的飞行和鸣叫声,唤起了他对远方的乡愁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归雁的羡慕和向往,也有对离散之痛和无尽的忧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描绘归雁的景象和声音,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象征意象,如归雁与孤云的对比,寒风与忧思的对比,使诗词更加丰富深邃。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和韵律,给诗词增添了音乐之美。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归乡和团聚的向往,以及对离别和忧伤的感慨。通过描绘归雁的飞行和鸣叫,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诗词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怀。读者在品味诗词时,也会被带入诗人的思绪之中,感受到离别与团聚、乡愁与思念的复杂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雁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归去相亲如有国人胸怀为生作计固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