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

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

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思考和对传统经典的敬重之情。作者以陶隐居为主题,通过对自身的反思,表达了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理解和态度。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1. 方差能腊腹:方差是指在统计学中用来度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这里作者将方差比喻为能够满足内心需求的"腊腹",意味着通过学问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2. 学误至渐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错误和迷惑,作者通过"误"字表达了这种情况。"渐襟"指的是学问日益增长的过程,作者认为经历过错误和迷惑的学习过程可以使人的学问更加深厚。

3. 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作者表示庆幸自己有经典的经文作为依据,不再需要一味地追求注脚的解释。这里的"注脚"指的是对经文的注解和解释,作者认为经文本身已经足够有价值,不需要过多地依赖注解来理解。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看法。作者认为学问能够满足人的内心需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会遇到错误和迷惑,但这些经历可以使学问更加深厚。最后,作者强调了经典经文的价值,认为注解并不是理解经文的唯一途径,经文本身已经足够有价值。整首诗词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敬重和对经典的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幸有经文方差学误渐襟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