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作者简介(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诗词:《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可怜三月三旬足,

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

不曾春尽不归来。

中文译文:

可怜的三月三旬已经过去,

我愁苦地望着江边的驿台。

我想必孟光今天一定会说,

他还没有等到春天结束就回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诗人在东川使任期满后,望着江边的驿台,心中充满着忧愁和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三月三旬,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诗人依然没有等到亲人的归来。

诗中的孟光是指诗人的亲人或朋友,他们之间曾有过约定,约定在春天结束之前归来。然而,现在已经是春天接近尽头的时候,诗人却没有见到孟光的归来,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忧伤。

通过描绘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诗词表达了离别和相思之情。诗中的驿台象征着远方的归乡之路,诗人望着驿台,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盼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深情而又含蓄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亲人归来的期盼,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它展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团聚的渴望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可怜望驿台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