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作者简介(崔橹)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岸梅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

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馀香半日,

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

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

解帆烟浦为题诗。

中文译文:

岸边的梅花,

带着深情和怨恨,一朵朵含苞欲放。

斜斜地压在渔家的短短篱笆上,

引人遐想。

吹拂梅花,还能留香在衣袖上半日,

仿佛在向人述说多年的思绪和雨水。

初开的梅花被称为雕梁画栋,

未落时就预感到了千般愁绪。

行人见到梅花,不再有离去的念头,

为它停船解帆,在烟雨的港湾题写诗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的形态和意境,表达了作者深情和怨恨的情感。诗中的梅花被描绘得含情脉脉,斜斜地压在渔家的篱笆上,显得娇媚而不凡,令人心生遐想。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通过梅花的香味惹动了衣袖,仿佛梅花向人述说着多年的思绪和雨水。这种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美妙与人情的深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以“初开”和“未落”来形容梅花,表达了一种即将离别的忧愁。梅花初开时,似乎已经被称为“雕梁画栋”,暗示了它的珍贵和美丽;而未来的分离之际,更加使人感受到了即将来临的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个行人见到梅花时的情景,他停下船,解开帆,把梅花所在的烟雨港湾当作题诗的素材。这种景象展示了行人对梅花的敬仰和赞美,也体现了梅花所散发出的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岸梅》以优美的诗意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离别和忧愁的描绘,使整首诗既有了柔美之美,又有了忧愁之情,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含情行客多时短短一枝枝渔家为题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