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和韵)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

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水龙吟(和韵)

《水龙吟(和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少年管领良宵,

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

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

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

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

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

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

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

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诗意和赏析:

《水龙吟(和韵)》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沧桑感慨,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少年时的诗人管领着美好的夜晚,意味着他年轻时充满活力和激情。他直到天亮才醉酒,暗示他对生活的追求和不满足现状的态度。

然而,如今他已经老去,对于自己的境况,他既不忧虑,也不快乐。他感慨人生无常,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和色彩。

桐树的影子斜斜地摇曳,桂花的香气飘散,仙人和凡人之间似乎有了隔阂。这里是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恋。

他怅然回忆起曾经梦断银桥的情景,玉箫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他的身影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北方。他以冷眼看待世间的荣辱,对于人生的成败和名利不再关心,以观古人之陈迹。

诗人嘲笑那些被命运所困的英雄,他们都成为了形役,失去了自由。他提到了庾楼和袁舫,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代表了壮志未酬和逝去的辉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他想乘风而去,回到万里之外的瑶台,但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他对于逝去的时光和逝去的美好事物感到遗憾,表示对冰轮孤负,欠下了千钟酒和和三弄笛的债。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理想的思索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传说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少年摇落直须良宵管领桐影玉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