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作者简介(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四月的景色和氛围。

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晨,天空晴朗,凉爽宜人。树木被初升的太阳映照得几近枯败,但却依然生机勃勃,浓绿的山峦在云的遮挡下显得更加深邃神秘。细雨带来微微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诗人使用了“腻叶蟠花”和“红残萼暗参差”等形象描写,突出了四月的景色与色彩,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这个季节的鲜艳和美丽。通过描绘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色彩描绘和形象的表达,展示了李贺独特的艺术才华。诗歌中的景色活灵活现,给人以视觉和感触上的享受。同时,诗人在细节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显深意和意境。

中文译文:

四月的清晨凉风习习,

树木被太阳晒得几无落叶,

山峦葱翠浓郁,

隐藏在云雾之外。

微雨带来了淡淡的香气,

弥漫在空气中,

叶片上的水珠,

映照着曲门的花朵。

金色的池塘里微风吹动着涟漪,

老景如沉如重,没有惊人之处,

花朵凋谢,红色的花萼暗淡参差。

这首诗通过对四月景色的描绘,展示了李贺独特的情感和艺术才华。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春天的鲜艳和美丽。同时,诗歌展示了李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参差惊飞老景金塘摇碧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