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架石通霞壁,悬崖散碧沙。

天晴虹影渡,风细练文斜。

举陟幽期阻,沿洄客意赊。

河梁非此路,别恨亦无涯。

作者简介(皎然)

皎然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友谊深厚的离别之情。这首诗词描绘了泉水从石砌成的水槽里流淌而过,随着石梁悬挂在悬崖上的景象。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景色,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崔逵分别时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架石通霞壁,悬崖散碧沙。

天晴虹影渡,风细练文斜。

举陟幽期阻,沿洄客意赊。

河梁非此路,别恨亦无涯。

诗意和赏析: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友情之深、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架石通霞壁,悬崖散碧沙”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泉水从石梁流经悬崖,碧沙尘埃随风飘散。

而“天晴虹影渡,风细练文斜”则描绘了天空晴朗的景象,虹影随泉水流过,风细柔和,像是吹拂着水面。

诗中的“举陟幽期阻,沿洄客意赊”表达了诗人与崔逵的离别之情,由于各种原因,诗人与崔逵不能一同前行,感慨难以言表。

最后两句“河梁非此路,别恨亦无涯”用于强调离别的无奈和友情的深厚,暗示了友人离去引发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既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充满了离愁别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悬崖客意天晴幽期虹影渡练文举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