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祠部知滑州

东郡隄郡繇苦,曏来烟火疏。

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

贤守车缠下,疲人意纾。

行闻谣五绔,京廪满郊墟。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李祠部知滑州》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郡隄郡繇苦,

曏来烟火疏。

提封百里远,

生齿万家余。

贤守车缠下,

疲人意纾。

行闻谣五绔,

京廪满郊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李祠部去滑州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李祠部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景象和情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首先,诗中提到的东郡和隄郡,指的是当时的地名,暗示了这是一个具体的场景。诗人描述了这个地方的困苦和贫瘠,但也提到了近来烟火疏散,暗示着一些改善的迹象。

接着,诗人提到了李祠部被任命为滑州知州,这是一个百里之遥的地方。这里的"提封"意味着李祠部被提拔为官员,离开了原来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李祠部的赞赏,认为他是一个贤明的守臣,能够缓解人们的疲惫和困苦。

最后,诗人提到了一些社会上的情况。"行闻谣五绔"指的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谣言,"京廪满郊墟"则暗示了京城的粮仓满溢,乡村的市集繁荣。这些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李祠部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李祠部知滑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烟火提封闻谣守车意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