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舒元舆)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进士。宰相裴度荐元舆为兴元书记,作文以檄豪健闻名。当时宦官专权,故作《养狸述》一文。拜监察御史,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因与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机不密,于甘露之变中腰斩。其五子普闻变携带家眷逃入丛林,后隐姓埋名,在唐宣宗时期平反,并加封显号——乘仙公,其后裔将其遗骨移葬到兰溪白露山惠安寺侧(兰溪女埠街道垷坦村境内)。舒元舆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落泪哀悼。
赠李翱
《赠李翱》是唐代舒元舆的名篇,表达了对李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
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
中文译文:
湘江边的舞蹈刚刚结束就突然变成了悲伤,
他立刻脱去了蛮靴走出了红帷子。
究竟是谁来作伴蔡邕在琴声和美酒中,
哀思袭人,对魏公嫁给了旧日的文姬。
诗意:
这首诗以“赠李翱”的形式,表达了对李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湘江边上的舞蹈结束后的悲伤氛围,作者脱去了蛮靴,离开现实世界的纷扰,回忆起了与李翱一起欣赏琴声和美酒的往事。诗中还暗示出作者对李翱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翱的怀念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湘江边的舞蹈结束后的悲伤氛围和作者脱去蛮靴的动作,传达了作者离开现实世界、回忆过去的情感。诗中的“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暗示了作者对李翱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几句简洁的词句,诗意深远,让人陶醉其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