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邵端公林亭

春光何处好,柱史有林塘。

莺啭风初暖,花开日欲长。

凿池通野水,扫径阅新芳。

更置盈尊酒,时时醉楚狂。

作者简介(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题邵端公林亭

《题邵端公林亭》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醉心自然的追求。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光何处好,

柱史有林塘。

莺啭风初暖,

花开日欲长。

凿池通野水,

扫径阅新芳。

更置盈尊酒,

时时醉楚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光为题材,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首先问道:“春光何处最美?”接着他提到“柱史有林塘”,指的是柱史(古代官员职位)拥有一座林亭。在这个林亭里,莺鸟在温暖的春风中啭鸣,花朵盛开的日子也变得愈发长久。

诗人接着描述了林亭中的景致,他说有人挖了一条渠道,将亭子里的水与野外的水相连,形成一个池塘。径路被清扫得干净整洁,可以欣赏到新绽放的芳草花朵。最后,诗人说他们还会摆满酒杯,时常陶醉在楚国的豪情之中。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描述柱史的林亭,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他观察到了莺鸟的鸣叫和花朵的盛开,以及清新的春风,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最后,他提到饮酒作乐,表现了对自由奔放、豪情万丈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宜人的春景之中,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豪情人生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花开春光楚狂扫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