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

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

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

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

西林有明月,夜久空微微。

作者简介(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山居贻裴十二迪

诗词:《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

苍烟埋竹扉。

远怀青冥士,

书剑常相依。

霜卧眇兹地,

琴言纷已违。

衡阳今万里,

南雁将何归。

出径惜松引,

入舟怜钓矶。

西林有明月,

夜久空微微。

中文译文:

落叶满山墙,

苍烟覆盖竹门。

远怀青冥之士,

以书剑为依托。

霜夜伏眠于此地,

琴音言语已渐远。

衡阳千里万里如今,

南雁将何时归?

离开小径舍不得松林引导,

乘船归去时怜惜垂钓的矶头。

西林有明月,

夜晚久久空悠悠。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储光羲在山居中,看到落叶满山、苍烟弥漫的景象。他怀念远方的青冥之士,书剑相伴的生活。他感叹霜夜在这片土地上沉睡,琴音的言语已经远去。他思念衡阳千里之外的家乡,而南方的候鸟又将何时归来?他不舍离开这条小径,它引领他穿过松林。而当他乘船离去的时候,他又怀念起那垂钓的矶头。最后,他说西林有明亮的月光,夜晚久久地悠悠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储光羲在山中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通过描绘山居的环境,他展示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留连不舍之情。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描写,如落叶、苍烟、霜夜等,使诗句更富有意境和情感。同时,通过对衡阳和南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令读者对山居生活和远方故乡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明月落叶相依书剑满山竹扉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