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作者简介(许浑)

许浑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茅山石涵村舍为背景,描述了秋天的田园景色和村居风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亩山田近石涵,

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

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

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

红树萧萧覆碧潭。

诗词的意境主要是描绘了秋天在茅山石涵村舍的农田风景和村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十亩山田和村舍的风俗,表达了对家乡的亲切之情。

诗中提到的白艾惊春燕,是指在秋天晚上,打扫庭院时,惊动了栖息在茅舍里的燕子;篱上的青桑等待晚蚕,是指农村的百姓们在秋天等待蚕宝宝吐丝缫丝。这些细节展现了农家生活的丰富和繁忙。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云暖采茶的景象,说明茶叶的采摘是在岭南地区进行的。月明沽酒过溪南,描绘了溪南地区的风光和人们在秋天晚上一起畅饮的情景。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陵阳的怀念之情。诗中的红树萧萧覆碧潭,描绘了陵阳的秋季景色,诗人在此刻思念家乡,感叹秋天即将结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风景和村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之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季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月明曾谙风俗村居采茶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