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寺

寒日征骖懒复回,经宵仍喜驻岩隈。

径盘幽迹遥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晓影瘦猿窥涧溜,夜声肥羜灹炉灰。

我心非动我非静,白足禅僧无妄猜。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游山寺

《游山寺》是王珪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游山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日征骖懒复回,

冷冷的阳光照耀着征骖,它懒洋洋地不愿返回,

经宵仍喜驻岩隈。

整晚停留在山岩的角落,依然喜欢这个地方。

径盘幽迹遥知鹿,

小径蜿蜒曲折,幽深的痕迹遥远地知道有鹿出没,

林逗清香定有梅。

森林里飘荡着迷人的清香,一定有梅花盛开。

晓影瘦猿窥涧溜,

晨光映照着瘦弱的猿猴,窥视溪水悄悄流淌,

夜声肥羜灹炉灰。

夜晚的声音变得沉寂,肥胖的羊羔围绕着灶炉,灰烬飞扬。

我心非动我非静,

我的心不是动荡的,也不是静止的,

白足禅僧无妄猜。

像赤足的禅僧一样,没有妄念的猜测。

《游山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寒冷的日子里征骖的懒散、山岩的宁静、幽深林中的鹿和花香。同时,通过对猿猴窥视涧溜和夜晚灶炉旁的羊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静定与禅修的境界,将自己与禅僧相提并论,寄托了对内心状态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追求,同时也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受。整体氛围清幽而深沉,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山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夜声清香无妄炉灰复回岩隈征骖禅僧径盘羜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