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春过阳亭

亭古危临岸,林幽巧近城。

烟容随雨住,花片着溪清。

春事已如许,客怀谁与倾。

亭前两好树,满意欲敷荣。

作者简介(张栻)

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中春过阳亭

《中春过阳亭》是宋代张栻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危险的亭子,靠近城市边缘的幽静林间。烟雨缭绕,花瓣飘落在清澈的溪水上。诗人感叹春天的美景已经如此,心中的思念无人能与之分享。在亭子前有两棵茂盛的树,满心欢喜想要展示其繁荣。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通过描绘亭子的古老和危险,诗人在情感上营造了一种深沉和寂寥的氛围。亭子的位置靠近城市,但又显得幽静巧妙,这种对比增添了一种微妙而独特的美感。烟雨和花瓣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显得朦胧而优美,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令人陶醉的境界。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客怀,展示了对春天景色的独特感受。他感叹春天的美景已经达到了极致,但他的思念却无人能与之共享。这种孤独的感受使诗词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于诗人内心世界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两句描绘了亭前两棵茂盛的树,诗人满怀喜悦地期待它们的繁荣绽放。这种期待和愿望,与前文中的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对亭子、烟雨、花瓣和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孤独和渴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诗人独特的感受所触动,感受到自然与人情之间微妙的联系,并从中体味到生活的美好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春过阳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如许花片春事客怀满意敷荣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