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权尚书南海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

敕设薰炉出,蛮辞咒节开。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

作者简介(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送郑权尚书南海

诗词:《送郑权尚书南海》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

敕设薰炉出,蛮辞咒节开。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

中文译文:

七个郡的旗帜高悬,人们都忘记了回去。

城头上摆放着龙脑铺,关口处堆满了象牙。

皇帝下令熏香炉启动,蛮族祝福节日开启。

市场繁忙,山贼已被击败,黄金贬值,海船航行而来。

家家户户织着白色丝绸,各地种植红蕉。

我已经将自己奉献给国家,不要再追望故乡的台阶。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王建创作的《送郑权尚书南海》。诗中以描绘南方边疆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报国的思考和对远离家乡的痛苦之情。

诗中提到的七个郡指的是南方边疆地区,这里的官员身份尊贵,但他们却很少有人回到故乡。诗中描述了戍边的壮丽景象,城头上摆放着龙脑铺(一种装饰品),关口处堆满了象牙(象征贵重)。蛮族的节日被称为咒节,他们的祝福和庆祝活动使得城市更加繁忙。

在战乱中,山贼被击败,黄金贬值,海船来往频繁,市场充满喧嚣。诗中还描绘了南方的白氎丝织品和红蕉树的分布,展示了南方的富饶景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远离家乡的痛苦之情。诗人已将自己奉献给国家,不再留恋望乡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南方边疆的繁荣和壮丽景象。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抒发了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和对离乡之苦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如七郡双旌、龙脑铺、象牙堆等,使得整首诗具有生动感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南方的物产和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南方边疆的富饶和繁荣。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奉献和无怨无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南方边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忠诚报国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景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忠诚精神和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情思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望乡台报国薰炉关口象牙山贼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