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县圃约同官赏海棠)

万点胭脂落日烘。

坐间酒面散微红。

谁教艳质撩潘鬓,生怕朝云逐楚风。

寻画烛,照芳容。

夜深两行锦灯笼。

朱唇翠袖休凝伫,几许春情睡思中。

鹧鸪天(县圃约同官赏海棠)

鹧鸪天(县圃约同官赏海棠)

万点胭脂落日烘。

坐间酒面散微红。

谁教艳质撩潘鬓,

生怕朝云逐楚风。

寻画烛,照芳容。

夜深两行锦灯笼。

朱唇翠袖休凝伫,

几许春情睡思中。

中文译文:

艳丽的夕阳将点点胭脂染红,

酒杯中微微泛起红光。

谁能使美丽的容颜挑逗潘鬓,

生怕朝云随楚风而去。

寻找画像烛光下,照亮美人的容颜。

深夜里,两行锦绣灯笼闪烁。

朱唇、翠袖不再停留,

几分春情在梦中沉睡。

诗意:

这首诗以宋代宫廷人物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美丽的景物和瞬间的流逝。诗中描绘了夕阳将天空和美人都染上胭脂的情景,展现了红光闪耀的宴会场景。美丽的女子常常用她的妆容挑逗人们的兴趣。她生怕一旦美景消逝,她的美丽也会随着朝云而逝。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情景,画像下的烛光照亮着美人的容颜,而夜深之时,两排灯笼闪烁。最后两句表达了美人不再停留,她的春意也在梦中沉睡。

赏析:

这首诗写景细致入微,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描绘,生动地表现出宫廷美人的魅力和短暂的存在感。诗中使用了大量具有视觉和情感效果的词语,如“胭脂”、“散微红”、“艳质”、“朝云”、“楚风”等,使人感受到了色彩的鲜艳和美人的娇媚。同时,诗中使用了反问句的手法,如“谁教”、“谁教艳质撩潘鬓”,增加了诗的张力和疑问的情绪。整首诗抓住了瞬间的美和流逝的感觉,通过描绘细节和对比,展现了美人的清丽和短暂的存在。这首诗可以让人感受到美人的魅力和生命的脆弱,引发人们对于美的思考和珍惜瞬间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朝云胭脂生怕艳质春情芳容楚风锦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