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参及第还家

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

作者简介(钱起)

钱起

钱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唐代诗人。

送张参及第还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送张参及第还家》。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大学三年闻琢玉,

三年在大学中修学,听闻琢玉之事,

东堂一举早成名。

在东堂考试,一举即可早早获得名次。

借问还家何处好,

借问归家何处为美,

玉人含笑下机迎。

美人含笑,从车中下来迎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考取进士称号的人返回家乡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主人公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在大学时听闻琢玉之事,暗示他在学业上的勤奋。东堂一举早成名,表明他在东堂的考试中一举成名,获得了高中的成绩。这里的“东堂”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考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问“还家何处好”,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好奇。这种向往归乡的情感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因为家乡往往是他们的情感寄托和根基。

最后两句描绘了美人含笑从车中下来迎接主人公,烘托了一个欢欣的归家场景。通过美人的笑容,强调了主人公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也展现出家乡人们对他的欢迎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愉悦,通过对归家的美好向往、荣耀成就以及家乡的欢迎来描绘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琢玉、考试等细节,展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学问和人生追求,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玉人借问成名含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