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二员外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作者简介(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送郑二员外

《送郑二员外》是唐代诗人皇甫冉所作的一首诗。诗人以送别郑二员外为题材,表达了对离乡别井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诗人置酒留宾、送别郑二员外的场景。诗人与郑二员外一起消磨了整夜,深感离别之情。

随后,诗人抬头注视着飞翔的候鸟,心中感受到了离乡之人的羁绊和迷茫。诗人看着郑二员外在秋草中停泊,秋草依然茂盛,而离愁却渐渐远去。

接着,诗人提到了元戎,指的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官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身在异地的郑二员外的忧虑和期望,希望他能在外立功名,光宗耀祖。

然而,离别的郑二员外在异地行走,不断遇到困扰与阻碍,令人感伤。风烟的积聚使离乡之人感到茫然和凄凉。淮海指的是才子辈出的地方,而诗人暗示其中的变幻和无常。

最后,诗人提到了明天是重阳节,有登高远望的习俗。诗人希望郑二员外能够登上高山,远眺故乡,与他共同盼望着团圆的日子。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了诗人对离别的郑二员外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使诗词更加富有深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郑二员外的期望和祝福,寄托了对离乡之人的思念和关怀。

中文译文:

置酒竟长宵,

共君登远道。

羁心看旅雁,

晚泊依秋草。

秋草依然茂盛,

离愁渐渺然。

元戎辟才彦,

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

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

登高远相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郑二员外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祝愿。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展示了诗人对离乡之人的关怀和祝福。

诗中第一句“置酒竟长宵”,描绘了诗人与郑二员外共度长夜,情感深厚。第二句“羁心看旅雁”,通过观察迁徙的候鸟,暗示了离乡之人的迷茫和羁绊。第三句“秋草依然茂盛”,表达了离愁逐渐隐退,离别之情逐渐淡化。第四句“离愁渐渺然”,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情的减弱。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元戎,表示对郑员外的期望和祝愿。第六句“风烟积惆怅”,描绘了郑员外遭遇困扰和阻碍,感到茫然和凄凉。第七句“淮海殊飘荡”,表达了对才子辈出的地方变幻无常的揭示。

最后一句“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表达了诗人对郑员外的期待和祝福。诗人希望他能登上高山,远眺故乡,与他共同期盼团圆的日子。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离乡之人的思念和关怀,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运用,使诗中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祝福,展示了诗人对离乡之人的关怀和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飘荡登高相望惆怅远道行子旅雁元戎离忧渺然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