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樵行

蛟人困卧寒潭底,帖波蒙蒙垂白绡。

波上女儿飞轻桡,逆流自与郎去樵。

风吹鬓发不及撩,鸦翅卷起虿尾翘。

浓缬罗带长绕腰,日暮下来吹短箫。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细雨樵行

《细雨樵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雨樵行,

细雨中,樵夫行走在山间。

蛟人困卧寒潭底,

传说中的蛟人在寒冷的潭底沉睡。

帖波蒙蒙垂白绡。

水波上漂浮着薄雾,垂下的白色绡带。

波上女儿飞轻桡,

水面上的女子轻轻划着船桨。

逆流自与郎去樵。

逆着水流,她与心爱的郎君一起去樵木。

风吹鬓发不及撩,

风吹拂她的发鬓,却不及她的倾慕之情。

鸦翅卷起虿尾翘。

乌鸦的翅膀掀起了水面上的浮萍。

浓缬罗带长绕腰,

她腰间系着一条华丽的红色丝带。

日暮下来吹短箫。

太阳西下,她吹奏着短笛。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中的山间景色,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樵夫在细雨中行走,而传说中的蛟人则在寒潭底沉睡。水面上的女子划着船桨,逆流而行,与心爱的郎君一起去樵木。诗中还描绘了风吹拂女子的发鬓,乌鸦掀起水面上的浮萍,以及女子腰间的红色丝带。最后,太阳西下时,女子吹奏着短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雨中山间的宁静景色和人物的情感。作者运用细雨、寒潭、船桨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通过描写女子与郎君的相伴,表达了深情和依恋之情。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山水世界,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细雨樵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日暮下来女儿卷起轻桡寒潭逆流短箫鸦翅白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