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十二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

契阔千里别,恻怆难具言。

殷勤一宵语,愿子未即眠。

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毡。

劳劳一杯酒,不解道路寒。

经年相从乐,既别亦茫然。

人间事尽尔,聚散亦何叹。

但悲多难身,尚获朋友欢。

间关百忧中,一笑有万钱。

张子年未冠,已雄群少年。

巉巉坐我侧,紫眸秀双颧。

壮志激衰懦,清谈破愁煎。

天明即分散,奈此情悁悁。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同杨十二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

《同杨十二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契阔千里别,恻怆难具言。

殷勤一宵语,愿子未即眠。

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毡。

劳劳一杯酒,不解道路寒。

经年相从乐,既别亦茫然。

人间事尽尔,聚散亦何叹。

但悲多难身,尚获朋友欢。

间关百忧中,一笑有万钱。

张子年未冠,已雄群少年。

巉巉坐我侧,紫眸秀双颧。

壮志激衰懦,清谈破愁煎。

天明即分散,奈此情悁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杨十二缑氏寺的张正民秀才相聚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远离千里,分别之苦的感受,情感真挚而难以言表。他们度过一个夜晚,互相倾诉心事,希望对方不要早早入眠。空荡的大厅里,青色的灯火映照着,作者穿着旅途的破衣,借用僧人的毡子。他们劳累地喝了一杯酒,却无法消除内心对艰苦旅途的不解与寒冷的感受。多年来,他们一直相伴欢乐,如今分别了,心中茫然不知所措。人世间的事情终将结束,聚散也无需过多叹息。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但仍然获得了朋友的欢乐。在无尽的烦恼中,一声笑声就有着无尽的财富。张子年虽然还未成年,却已经是群众中杰出的年轻人。他坐在我身旁,紫色的眸子和秀美的双颊。他的壮志激励着我,打破了忧愁的困扰。天一亮就要分别,怎能不感到这份情感的沉重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情景和自己的情感,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夜晚相聚的场景中。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契阔千里别与恻怆难具言、殷勤一宵语与愿子未即眠、劳劳一杯酒与不解道路寒等,使诗词更加生动。表达了人世间的聚散离合,以及在困难中寻找欢乐的主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写实而不浮华,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情感表达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同杨十二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道路空堂灯火契阔劳劳殷勤千里别难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