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二首

布素豪家定不看,若无文彩入时难。

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兰。

春水濯来云雁活,夜机挑处雨灯寒。

舞衣转转求新样,不问流离桑柘残。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

夺得始知袍更贵,著归方觉昼偏荣。

宫花颜色开时丽,池雁毛衣浴后明。

礼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别占好窠名。

作者简介(郑谷)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锦二首

锦二首

布素豪家定不看,

若无文彩入时难。

红迷天子帆边日,

紫夺星郎帐外兰。

春水濯来云雁活,

夜机挑处雨灯寒。

舞衣转转求新样,

不问流离桑柘残。

文君手里曙霞生,

美号仍闻借蜀城。

夺得始知袍更贵,

著归方觉昼偏荣。

宫花颜色开时丽,

池雁毛衣浴后明。

礼部郎官人所重,

省中别占好窠名。

诗意:这首诗以描写丝织品(锦)为主题,通过对锦的颜色、材质和使者的描述,表达了锦的美丽、珍贵和传递情感的能力。

赏析:这首诗以锦与丝织品为主题,通过描写锦的颜色和材质,诗人表达了对美丽和精致的追求。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色彩描写,如红色的天子帆、紫色的星郎帐和灯寒等,使诗意更加生动。此外,诗中还描写了舞衣转转、春水濯云雁、夜机挑处雨灯等场景,增加了诗的层次感。诗人通过描写各种丝织品,展示了锦的美丽和丰富的文彩,同时也借此借喻美女的风采。整个诗篇展示了诗人对美丽和精致事物的向往,向读者传递了愉悦和神秘感。

中文译文:

锦二首

布料没什么粗豪家是看不上的,

如果没有妙文彩色的装饰就很难传达时尚感。

红色的织物让敬爱的君王心迷迷,

紫色的布料夺了贵族官员帐篷外边的兰花。

春天的水洗过云雁还活跃,

夜晚的机器悬挑处有雨灯寒冷。

旋转的舞衣追求着新的样式,

不去问那些流离失所的桑叶、柘木。

文雅的女子手里有曙霞生,

美好的名声依然在四川城传颂。

一旦得到,才知道衣服更珍贵,

穿上它,才感觉到白天特别的荣耀。

宫中的花朵开放时非常美丽,

池塘里的鸿雁洗过羽毛后更加明亮。

礼部的官员非常重视这些锦织品,

在省中有很高名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春水天子文彩不看夜机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