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

真人开关梁,曾不费一弦。

六朝妙人物,蔓草萦寒烟。

至今哀江南,咏歌在渔船。

穷山虎豹穴,磨衲拥高年。

青天行日月,坐搅磨蚁旋。

身将时共晚,道与世相捐。

犹能揽壮观,巨浸朝百川。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金陵

《金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豪士阻江海,

瓜分域中权。

真人开关梁,

曾不费一弦。

六朝妙人物,

蔓草萦寒烟。

至今哀江南,

咏歌在渔船。

穷山虎豹穴,

磨衲拥高年。

青天行日月,

坐搅磨蚁旋。

身将时共晚,

道与世相捐。

犹能揽壮观,

巨浸朝百川。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为背景,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诗人通过描写金陵的山川、人物和历史,表达了对江南的哀怜之情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金陵地区的壮丽自然景观以及历史的留恋之情。接着,诗人提到真人开关梁,指的是道家真人庄子,他在江南的开关梁山上散步,而不费一弦,表达了诗人对庄子淡泊名利的仰慕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六朝的妙人物,六朝是指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这里指的是金陵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们如蔓草一般萦绕在寒烟中,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江南地区今日的哀怜之情,歌颂了渔船上的咏歌。接着,诗人用穷山虎豹穴、磨衲拥高年的形象描绘了金陵的山川景观和僧侣的形象,展示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以青天行日月、坐搅磨蚁旋的形象描绘了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俗纷扰的感慨。尽管自身的时光将逝去,但诗人依然能够欣赏到壮观的景色,巨浸朝百川,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道德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哀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境遇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赞美,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金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物渔船寒烟六朝豪士江海真人开关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