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丈以伤物遂再赋

古来儒墨本同源,罪福区区不足编。

燕飨正须依孔圣,慈悲何秘异金仙。

静思有物参元化,府视含生共一天。

梁武汉明俱泥佛,得言失旨岂其然。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来儒墨本同源,

罪福区区不足编。

燕飨正须依孔圣,

慈悲何秘异金仙。

静思有物参元化,

府视含生共一天。

梁武汉明俱泥佛,

得言失旨岂其然。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儒家和墨家之间的思想渊源,并思考了人们行善作恶所得到的报应。它提到了燕飨(古代的盛宴)应当遵循孔圣的教诲,表达了对慈悲的奇妙和金仙(佛教的高僧)的异域之秘的思考。诗人通过静思寡欲,将自身融入宇宙的大一统之中,并以府中之眼审视众生,认为它们都是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天地之间。最后,诗人批评了梁武帝和汉明帝,认为他们在对待佛教和言论自由时犯下了错误,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墨思想源流、善恶报应和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燕飨、孔圣、金仙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儒家、佛教等思想的交汇与对话,体现了作者对于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深入思考。诗人通过静思、府视等修身养性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与宇宙相互关联的认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最后,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批评,表达了对于统治者的期望和对于正确道路的坚守。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代思想、宗教、哲学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融合,展示了作者的博学和思想深度。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善恶报应、修身养性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于历史人物的批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足金仙慈悲静思同源秘异物参明俱